2019年即将过去,《咬文嚼字》编辑部日前以一首“顺口溜”发布2019年度十大流行语。“文明互鉴”“硬核”等流行语依次上榜,引发网友广泛关注。
2019年的中国体坛,也恰好有那么一些“大人物”和“大事件”,和其中不少网络流行语对上了号。
2019年,“文明互鉴”不但成了中国“热词”,更已成为全球“热词”。而2019年中国体坛引发各界最多讨论和争议的,恰恰是一出一进、一喜一忧的一组“互鉴事件”——武磊带着“全村的希望”登陆西甲,中国足坛首次引入外籍归化球员。
其一:
武磊加盟西甲俱乐部西班牙人前,有人认为这又是一次中资球队的商业作秀,也有人预言武磊的出场时间比曾经的张呈栋好不到哪去。然而仅仅时隔几个月,武磊就用自己的进球帮助西班牙人时隔12年闯进欧战。犹记得那场球结束后,现场球迷情绪沸腾,他们飞奔进球场与球队一起庆祝。进球功臣武磊更是得到了国王般的待遇,他被现场球迷扛上了肩头。
武磊的表现绝对不是完美无缺的,身体对抗和门前把握机会等方面都暴露出不少问题。他也肯定算不上西班牙人的“大腿”,但他这一年对于中国足球来说,已经弥足珍贵。西甲首发从无到有,助攻从无到有,进球从无到有,再到远征伯纳乌挑战皇家马德里,无论每场比赛武磊的表现是否达到了外界的预期,这本身就是中国球员的一种进步。这也说明了“中国球员无法立足五大联赛”是个伪命题。
哪怕武磊只是个例,却依然是照亮前方的星星之火。而现在的中国足球,太需要这样的火种。
其二:
2月23日,中国足协超级杯,北京国安0比2上海上港。北京国安队侯永永替补登场成为“归化第一人”创造历史。此后的李可、艾克森、洛国富……入籍球员的话题与争议愈演愈烈。
从有关方面为中国足球发展、提高中国足球水平而出台相关政策的本意来说,“归化”的出发点应是一种有益的补充和“升级版”的借鉴,目的是希望起到某种催化作用。但在具体的执行过程中却逐渐走样,成为当下中国足球急功近利的另一种体现。
过去这么长时间以来,外界诟病中国足球最多的,就是只顾眼前利益、不注重培养年轻球员,职业俱乐部也是只知道“挖人”,把青少年球员的培养从“青训”变成了“青购”,导致中国足球在人才方面出现断档、青黄不接显现越发严重,到国家队层面问题更为突出。所以,如果将有关方面出台的“归化”政策理解成为当下解决中国国家队人才青黄不接的一种手段与方式,则无疑又在重复过去这么多年来为外界所诟病的“急功近利”的老毛病。这应该为有关方面所坚决抵制,不能让“归化”成为当下中国足球的一种“时尚”,更不能让其成为某些别有用心的投机分子“投机取巧”的一种新手段,加剧中国足球的“急功近利”。
本文来源:https://www.ttzb.cc/zuqiu/21296.html
郑重声明:<沪媒:不能让归化成为别有用心之人投机取巧的手>转自网络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,多谢。